导 读:
软式内镜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。随着技术发展,内镜检查数量越来越多,据美国CDC报道,美国一年至少进行两千多万次消化内镜检查,而在我国远不止这个数字。内镜内部结构复杂,管腔狭小曲折,常常给清洗带来很大难度。国内软式内镜需求量大,数量少,常常重复使用。所以,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为确保内镜洗消合格,保障患者检查安全,避免发生交叉感染,我们对内镜中心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消毒质量抽查,运用微生物限度过滤系统,采用滤膜法进行监测,对监测的内镜进行编号,共采集3份消毒后内镜标本,标本送至细菌室36±1℃的恒温箱内进行48小时的生物学培养,计算菌落数。为保证采样数据准确性,将未清洗的内镜也进行采样培养,进行对照实验。
清洗消毒后的内镜,无细菌生长,菌落数符合规范要求
未清洗消毒的内镜滤膜周边布满细菌,明显菌落数超标
培养48小时后,清洗后的内镜结果回报全部合格,菌落数符合规范要求,未清洗的内镜滤膜周边布满细菌,明显菌落数超标,消毒效果质量不达标。已将此结果反馈给消化科主任及护士长,通过实验数据来指导临床,更好的完成质量监控工作。
根据WS/T 507-2016《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》7.3内镜消毒质量检测中要求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检测。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,每次按25%的比例进行抽检。内镜数量小于等于5条的,应每次全部监测。多于5条的,每次检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。GB 15982-2012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》A5.3.3中指出消毒后的内镜应用滤膜法进行生物学监测。
那么,具体应该怎样计算细菌菌落数呢?
首先将洗脱液充分混匀,分别取洗脱液各1ml接种在二个平行琼脂平皿上,将剩余洗脱液在无菌条件下(生物安全柜内)采用滤膜过滤浓缩,把集菌器上的滤膜平整接种在琼脂平皿上,不要产生气泡,将3个平皿放入36±1℃的恒温箱内培养48小时,计算菌落数(cfu/件)。GB15982-2012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》中A5.3.3指出,计算公示如下:
以上图清洗消毒后内镜平皿为例,平行板与滤膜板都无肉眼可见细菌,套用当滤膜法可计数时公式计算,菌落总数为0×50=0 cfu/件。同理,以未清洗消毒后内镜平皿为例,当滤膜法不可计数时,肉眼可见二个平行板上细菌数约为102和80个,滤膜板上肉眼可见细菌约为20个,套用公式细菌菌落数为(102+80)÷2+20=111cfu/件。按照规范要求,菌落数≤20CFU/件为合格。通过公式计算,一目了然计数出菌落数。对照试验表明,采用滤膜法可以更加准确反映出内镜的清洗质量效果。相比传统的倾注法更能准确判断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。使用过的内镜预处理后经过侧漏再严格按照清洗、漂洗、消毒、终末漂洗、干燥等流程处理,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滤膜法检测,可以早期发现内镜污染情况, 指导内镜工作人员早期进行干预,提高清洗消毒质量,保障患者医疗安全。
微信扫一扫